在磨削、研磨和抛光中起切削作用的颗粒状材料。磨料主要用于制造磨具,也可以直接用于某些研磨和抛光工作。
磨料应具有以下基本性质:①较高的硬度,一般应高于被加工材料;②适当的强度,在磨粒切刃还锋利时能承受切削力而不碎裂,当切刃磨钝到一定程度时能局部碎裂而露出新的锋利刃口;③高温稳定性,在磨削温度下能保持其固有的硬度和强度;④化学惰性,与被加工材料不易产生化学反应。这些性质与磨料的化学成分、矿物组成、结晶形态和晶体的完整程度等有关。
磨料颗粒的粗细以粒度表示。以筛分法分级的颗粒,其粒度通常以筛分时通过的最细筛网的目数表示。如恰能通过每英寸边长有20目的筛网而通不过相邻下一号筛的颗粒,即称为20号粒度。粒度号越大,则颗粒越细。粒径小于63微米的磨料称为微粉,一般根据在水或空气中沉降的方法分级。磨料通常以众多磨粒组成的“粒群”为产品,每级粒群的粒度以其中基本颗粒的尺寸范围来表示,如粒度号 28/20的微粉,即指基本颗粒的尺寸为28~20微米。磨料粒度粗细,对被磨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有很大影响。当工件的加工余量大,要求提高加工效率而不要求高的表面质量时,可选用较粗粒度;反之,应选用较细粒度。
简史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已开始用砂子研磨骨制工具。中国在公元前16世纪就使用天然磨料磨制铜器和玉器。1891年,美国的E.G.艾奇逊在电炉内制出碳化硅,创制了最早的人造磨料。1897年,研制成功人造刚玉。1934年,碳化硼磨料问世。50年代前后,单晶刚玉、微晶刚玉、铬刚玉和锆刚玉等产品相继在美国出现。特别是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制造成功,标志着磨料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。人造磨料的出现,促进了磨削技术的发展,同时也扩大了磨料的应用范围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